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觀察 > 正文

精彩報告 | 楊秀英:質量引領,系統支撐—學校内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實踐分享

發布時間: 2019-08-05 17:08:06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 本站原創  

 

 

各位老師、各位專家,大家好!非常高興能來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診改工作體會。


今天我們讨論的主題是診改工作建設。 

 

 

經濟技術在不斷發展,在診改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采用兩個理念。

 

一是下有底線,要符合高等職業院校辦學的标準,上海高等教育的标準必須符合國家教育部對辦學标準的要求。

 

二是上不封頂,落實職教20條,建設多元辦學格局、完善技術技能人才激勵保障政策、加強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督導評價。

 


學校的發展标準是學校章程、規劃、年度計劃,還有組織架構等。

 

學校成立專項組時以功能把專項組分為标準組和平台組。

 

标準組由各個二級學院的教學副院長組成,對五個層面質量把控的必然标準進行梳理。

 

平台組以信息中心為主,信息中心由業務領域轉變而來,所以對教育教學标準的理解非常清晰。

 

 

 

質保體系框架是55821,緻力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第一個5是質量打造。

 

标準的問題是五個層面和縱向決策指揮系統。五個層面: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

 

 

這是專業層面指标結構圖。

 

  

 

課程層面指标。 

 

 

這是教師層面。

 

我們需要衡量兩個方向,一是個人發展,二是團隊發展。

 

優質教學團隊平台有自己的一套指标,九個指标當中要符合五個指标。

 

各個院校組合指标的答案和成績是不一樣的,但是最終仍然能體現團隊的貢獻績效。

 

不管最後團隊績效拿出來怎麼樣,我們都不能忘卻是個人發展在團隊裡奠定了基礎,沒有個人就絕對沒有團隊的成效。

個人發展的一部分與職業直接挂鈎,比如教學能力。

 

我們制定标準的思考範圍有兩種,學習能力和個人素養等。隻有擁有學習能力,才能有發展前景。

 

診斷的結果性衡量指标是量化的,因為對機器來說,定性描述比較難,所以盡量把所有指标進行量化。

 

學生發展方面我們也有團隊進行跟進,主要包括學生學業和職業的發展。

 

學生踏進校門的第一天起,他就接受了學校的文化以及學校對他專業的掌握。然後把指标體系化解成機器的語言。

 

第二個5是構建過程。

 

這個過程為教育部文件裡的八字螺旋,八字螺旋五個層面都必須要建立。

 

以學校層面為例,即使全國1400所院校都用8字螺旋,8字的形狀也不會改變,隻會改變當中的線路。

 

 

上8體系中這條線對學生來說,小到一次活動,大到一個學期的表現。

 

下8體現的是學校一定周期,這個周期可以是一個學期的周期,也可以是一年的周期、一個學年的周期。把周期定好後,做一個總的評估。

 

這就是一個動态的、不斷改進的過程,診斷與改進的詞義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上8字也好,下8字也好,是過程性的螺旋構建。

 

8體現全員性和全面性。

 

在整個過程中,全體人員要參與确定一個标準,要對各自崗位上的職責進行梳理,以及我們要做到什麼程度。

 

确定好後,日常教育教學的過程要符合标準。正常的工作過程中要抓取過程性的數據,分析後利用分析結果來進行進一步的改正。 

 

 

接下來是2。

 

我們平台要體現運用一個改進性,改進性在5中的目标标準是雙鍊以及8字螺旋計劃平台的數據标準。

 

但實際上我們各個院校已開發出部分應用性管理系統,如教務管理、學生管理等等。

 

單用系統對我們學院來說是非常清晰的,在建設過程中我們發現幾百上千個指标當中,有些平台的數據抓取是不夠的,所以要開發這個平台。

 

後來我們将實際數據與診改的支撐系統進行比較之後,發現了偏差。偏差通過平台來體現。平台體現之後,我們進行狀态比對就找到了診改點。

 

但最後我們的目标是要實現質量提升,所以這個2字是主體,強調主體性。

 

1是一個支撐平台。

 

 

系統支撐怎麼支撐?标準學校要成為一個什麼學校?

 

指标體系是固化的,對某一位教師來說,他要成為一位什麼樣的教師是他自由選擇的。

 

但我們實踐下來發現,如果由教師自己來确定自己的标準,目前為止還是有些困難。

 

我們把這個标準調整了一下,規劃目标,設計标準。

 

按照五個層面把指标二級學院職能部門化解,再化解到專業,一層一層地化解到課程、教師和學生,最後,目标就分解了。

 

上8字螺旋的整個運行過程,是要在平台裡要不斷地抓取動态的數據,因此我們就能了解情況,得出結論性意見。

 

下8字螺旋是什麼概念?

 

到了一定階段,我們需要用數據來反饋到質量标準,用數據的現狀來反映現實。

 

反映出現實之後才能找到目标和現實之間的值,下一年度的目标才能制定新的起點。 

 

 

3S職改的診斷平台,我們是希望有不同的不斷的上升空間,而且它是一個智能型、服務型的診斷平台。那麼這樣的一個平台,我們希望給教師學生們提供的是無感知、無額外負擔的體驗。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我們學校的案例。

 

首先,平台對接,數據要集成。

 

平台對接怎麼做?目标引入,教育教學的過程盡量做到無感知,并且要體現平台的強大分析功能。

 

标準由我們制定,實際狀況需要現實采取,我們把之間的關系進行比對,通過運行模式搭建模型,對行數據進行分析。

 

我們的目标是今後為上海人才數據平台提供數據依據,現在上海市各個院校還要靠人工填寫人才狀态數據平台的内容。

 

 

 

我們希望這個平台今後能夠做到日常抓取,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質量管理的常态化運行。

 

盡管它是一個可以揭短的平台,還是一個對教師評價排名次的平台,但是這是不可回避的一個過程。

 

對人才的培養,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沒有能夠培養出來真正适應行業發展需要的學生,那麼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任務就沒有完成。

 

這是對我們質量的理解。

 

 

高校教師對教研知識轉化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對科研任務集中。

 

假設今年我們想要做到教研服務對企業提供技術支撐、自主服務,那麼轉換的價值需要精良。

 

打個比方,今年學校需要做到1000萬,那麼就由科研處把1000萬化解到各個二級單位各個二級學院,以此類推。

 

這裡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圖書的流通次數是18000冊,圖書實物流通不是這18000冊,我們根據學生的數量大小,把它分解到各個二級學院,所以右邊呈現的是我們各個二級學院分别要承接的數量。

 

從這裡大家就可以看到,我們最大的一個學院就是通訊與信息工程學院。 

 

上海對院校的管理進行了改革。在三年前開始做分類評價,一類是部屬院校,一類是211院校,一類就是新升本的普通的本科院校,還有一類就是職業院校。

 

我們把分類評價的指标體系融入到我們的年度目标。

 

在我們平台的質控點裡,專業點有98個,課程點15個,教師點40個,學生點27個。我們把這些質控點全部分解。

 

階段開年到現在我們有12個點要引起注意,叫預警。

 

 

舉個例子,教師層的王老師,他的質控點叫年度科研工作分,我們要達到80分,我們抓取的時候隻有40分,所以我們給他的等級是B,要對他進行預警。

 

他可以在上面自我診改,根據質控點、目标實現的程度,來寫我現在處于什麼狀況,我如何來進行改進。

 

現在設計的平台很好,導入使用都非常好,但是從學校内部來說,數據源的更新慢和數據源的數據不充分是我們目前面臨最大的困難。

 

這個不充分,我們怎麼來解決?

 

第一,優化業務系統,保證數據的全面。

 

優化業務系統,簡而言之就是根據你已有的系統來看過去缺什麼系統,是否把這些列入到2020年的工作計劃。

 

第二,目标明晰的層面進行嚴格考核。

 

 

 

建設過程中我們碰到了一些困難,教委要提數據到教委的平台,平台搭好了,但各個院校的數據對接有一定的難度。

 

每個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不一樣,認識程度不一樣。但我認為無論是進度的快,還是慢, 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達成共識,然後邁小步不停步。

 

标準體系和系統還有要優化的地方,了解短闆,及時改正,是我們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真正應該要做的。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感謝大家聆聽。

 

(本文根據楊院長在2019長三角職業院校質量保證體系内涵建設研讨會上的主題報告整理,略有删減,未經嘉賓确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