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市場活動 > 正文

精彩報告 | 曾德華: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信息化驅動教育現代化

發布時間: 2018-10-26 16:59:58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 本站原創  

曾德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副主任)


各位校長、老師和新老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全國教育系統正在貫徹學習和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這段時期,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廣東省教育廳等部門彙同聯奕科技在這裡舉辦2018智慧校園廣州論壇,非常高興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和交流高等學校信息化方面的一些新技術、新思想、新應用和新理念。


坦率地講,高等學校信息化這幾年我接觸得相對少一點,到部分學校也做了一些學習和調研,确實高等學校的信息化在教育行業乃至在全國範圍一直走在前列。


今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發布以來,我想大家都做了深入的學習。我個人理解,《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教育信息化發展新階段的标志。


2011年,教育部頒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當時我和吳砥教授都是起草小組的成員。經過了7年多的發展,我國信息化的建設應用發展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社會信息化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我理解教育信息化2.0是我們整個教育信息化邁入一個新發展時代的标志性文件和标志性始點。就跟我們在座的各位校長和網絡中心主任們在學校裡做的一樣,一個門戶的開通,一個系統的開通,也标志着我們學校信息化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那麼信息化2.0行動計劃,我個人理解它從宏觀上有3個标志。


第一,進入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的戰略。我國教育信息化從應用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原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系統的建設向大數據、智慧校園的發展方向去轉變,從智慧教育向智能教育轉變,對學生、教師乃至社會公衆的信息素養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第二,提出了新的模式。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大平台、大資源、大治理各種新的模式。另外我們在各個地方和高等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中也創新地出現了一批好的、優秀的應用案例。這些案例都是我們向全國其他教育部門和學校推進的一種新的創新的應用模式。


第三,就是教育部要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說網絡學習空間的應用普及,政務信息系統的整合共享,百區千校萬課工程,網絡扶智工程,專項培訓工程,優秀案例推廣等等。


圍繞高等學校信息化,結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我提4個問題在這裡跟大家探讨。


第一個問題,就是教育信息化大平台。教育信息化大平台的概念提出來,不是很突然的,這也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因為在起草之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門給教育部來了一個關于用大平台解決教育信息化的專題報告,當時科技司委托我們做一些答複,看這個事怎麼做。大平台的概念提出,可能還跟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的信息化大平台,比如像阿裡巴巴,百度等提出的新的模式有關。希望用大平台來解決教育信息化的一些建設分散問題,尤其是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各自為政、資源分散、投入重複的問題。我因為最近也在起草教育部的信息系統集成整合與數據共享的總體設計方案,我們在研究以後,那麼大平台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現在涉足的就是在基礎教育方面,一定要推區域性的教育信息化大平台,在高等教育方面怎麼來做,我們沒想好,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思考和探索。從國家層面上,教育部已經建立了兩個比較大的平台,一個是教育信息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由電教館牽頭來做的。那麼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大平台到底怎麼來做,教育部正在重新規劃。按照國家對大平台的總體部署,将來我們高等學校的信息化平台怎麼跟國家的大平台做整合,跟教育部的大平台做整合,這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問題。也不排除在未來幾個月我們會召集一些高等學校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國家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中提出了國家的一級化大平台,這是個非常大的體系,由國務院牽頭,為此,國務院和國務院辦公廳發了7個文件,所以大平台這個問題不是那麼容易來解決的。我們學校的大平台,校園内部的大平台現在大家做得非常好,在這幾年在數據整合,在大平台的基礎層上做得卓有成效,但是呢跟國家大平台和教育部的大平台怎麼結合,後面我再展開來講。


本次大會提的一些概念,比如“微服務”,“大智慧”,我在部裡,在行業裡提的叫“大平台”,“微服務”,“輕應用”,“大數據”,這是我們的技術模式。将來怎麼來做,需要進一步探讨,我希望在座的很多專家,有豐富的經驗,能跟我們共同研究這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請大家來關注國家現在推進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包括信息系統資源的整合和數據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落到教育行業來講,就是“互聯網+教育服務”,落到高等學校,就是“互聯網+校務服務”,當然也包括面向社會的公共服務。


在“互聯網+服務方面,我個人這麼看待這個問題,目前或者說在過去,我們高等學校的信息化在“互聯網+服務方面是走在前列的。但是在現在,我不敢說我們在技術、理念和模式上走在前列。我在前面講的國務院發了7個文件,在整個“互聯網+服務上面,國家推的這些模式對我們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将會有深刻的影響。比如說我們在座的可能有很多來自江浙的學校,浙江提出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指群衆所有的辦事最多跑一次,也就是所有的事項要在網上在線申請、提交和辦理,那麼線下就隻需要跑一趟。而江蘇提出了“一網通辦”,也就是你可以不用跑,一切事務在線上跑就行。“一網通辦”要推的是數據共享,我們高等學校學生的學籍信息、在校信息,畢業生所有的學位、學曆的信息,現在國家都要求共享到所有的部委和所有的地方政府。那麼我們的學曆理論上可以不用認證,地方政府說要查一下曾德華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什麼專業,什麼學位,不用查,拿教育部的數據共享就可以了。将來大家也不用證明,曾德華你是曾德華。所以國家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提了一個全國的一體化大平台,全國要建統一的“互聯網+身份,由公安部牽頭。在座的每一個人将來在互聯網上辦事的時候,會有一個實名的唯一身份号,一次認證,全網通辦,可以在北京辦,也可以在廣東辦。另外,電子證照、學生證,畢業證,學位證将來都要做成電子證照,建成證照庫,紙質證照基本可以廢棄了,要做到這個程度。


國家現在正制定電子證章,也正在制定《電子印章法》。2003年國家就頒布了《電子簽名法》,但我現在看到在高等學校的應用都是非可信的應用,就是對信息系統的依賴,這在法律上是不可信的。在電子簽名方面,現在教育部已經在國家密碼管理局的批準下建立了一個教育行業的CA中心,可以為每一個老師發放電子證照,我們将來會給每個高等學校免費發放幾十個證照,國家信息中心牽頭已經采集了140萬個電子證書。電子印章配套的法規還沒有出來,國家正在做統一的電子印章系統,所以我們信息化的很多可信的機制和真正安全的模式并沒有在整個教育信息化領域得到充分應用,對我們整個的數據和工作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再就是數據開放和數據共享。很快我們會在網上開放一部分數據,比如教育機構的編碼,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到每一個高校,是有教育部規定的編碼的,這個編碼是教育行業标準。所有的社會機構,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學校,每一個社團組織,包括高等教育學會這樣的機構,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也要做唯一的電子身份認證。所以,國家在這方面力度非常大,那麼對我們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影響也将非常大。


第三個問題,智慧教育向智能教育轉變。“智慧是指我知道,我能很聰明的知道。杜部長講,智慧教育是智能教育的初級階段。什麼叫“智能教育”,智能教育是要用人工智能幫助我們教育來進行管理和教學。今年7月,杜部長專門牽頭委托科技司,也就是教育部的科技委,請了十幾個院士和一批部長專門就智能教育做了個研讨會。“智能教育”,從專家介紹的情況來看,遠遠不是我們能知道能分析能了解的,人工智能在教育裡頭如何能得到應用,我認為這是我們信息技術部門和教學部門的一個重要課題。人工智能的很多應用,比如說英語的閱讀和寫作,英語的閱讀和發音通過計算機的識别能夠判斷你的準确率有多少,英語寫作方面,我專門看過兩三家平台的英語寫作的分析,計算機系統的判讀準确率大概在95%-96%之間,比老師的準确率要高。另外,在慕課的教學中,應付數千名學生的問題答疑,請了8個學生,用了1個機器人,進行了教學和網絡課程答疑,3個月期間沒有任何學生發現其中一個是機器人。機器人網上答疑的水平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人工的水平。這叫人工智能,叫智能教育。所以說,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很多應用,需要我們信息技術部門以及我們學校網絡中心去做一些深入的前瞻性的研究和引導。


第四個問題,就是信息素養全面提升。為什麼教育部和杜部長把學生和老師的素養的全面提升提到一個2.0全新的高度。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意味着,不論你是學中文的,還是學曆史的,還是搞數學的,我們都能用信息化的手段來解決科研教學中的問題。很多高校的教學信息化水平不夠,我認為就是教師的信息素養沒有達到一個水平,沒有提高到一個層次。另外我們的學生,我不知道現在高校開課,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必須要學習信息技術課,都能夠用計算機手段來解決自己在學習和研究中的問題。信息素養,除了信息技術課程和教學方式的普及之外,還包括網絡道德,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的培養。為什麼要在這裡專門強調和提出呢,我認為這些課題我們信息技術部門的同事比信息學院的老師更有優勢,我認為你們可以站出來講講課,建議學校來建立一些課程體系,因為我們對這些信息素養比搞教學的老師體會更深刻,更切合實際,我們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就提以上4個問題跟大家探讨。


教育信息化這麼多年的發展,成效很顯著,但是我們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教育部在這幾年發布的一些文件和政策,除了技術的因素和教育本身發展的戰略需求之外,很多都是在座的各位高校的老師們在實踐中創新出來的。所以我用毛主席的一句話,我們教育信息化真正應了一句,“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在座的各位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們教育信息化的一塊磚,将來會成為教育信息化這座大廈的基礎。


今天講的有些觀點不一定正确,提出來供大家參考。最後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大家在珠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以上内容為現場實錄,未經嘉賓審核)